星期一, 11月 25, 2013

新疆:民族認同、國際競爭與中國革命,1944 – 1962

作者:吳啟訥
來源:台灣大學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http://etds.lib.nt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1-0408200619302600&query_field1=&&query_word1=%A7d%B1%D2%B3[&

中文摘要:20世紀初以來,伴隨外來影響的增加,新疆的突厥語穆斯林住民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繼1933年南疆右翼穆斯林民族主義者建立的喀什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失敗後,1944年,北疆的左翼突厥穆斯林民族主義者在蘇聯支持下,於伊寧建立了獨立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和伊寧三方進行折衝談判,伊寧方面同意取消其國號,加入新疆聯合省政府。但國民政府軍與伊寧民族軍一直對峙到1949年終。
1949年10月,中共在蘇聯支持下,接收了新疆。中共利用國民政府留在新疆的軍事與政治遺產,同時以承認伊寧方面革命盟友的地位,加上一系列社會改革運動為手段,選拔出忠於新政權的本地民族幹部,統合在其「黨-國家」體制之內,鞏固了它在新疆統治的基礎。
中共更利用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封堵了前伊寧集團民族主義要求民族權利之口;同時藉由建立省級以下各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達成了「眾建以分其勢」的效果。從根本上而言,中共仍需利用經濟整合、駐軍屯田和移入漢族居民的手段,追求永久控制新疆的目標。
受到俄-蘇帝國在中亞擴張政策歷史上延續下來的某種極限的限制,蘇聯在新疆的影響日趨減弱。
然而,伴隨中國對新疆控制的加強,本地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同步上升,對抗中共統治的活動從未止歇。此一過程仍處在進行狀態中。

——————————————————————————

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外來控制與綠洲反控制模式的形成與演化…………………………..58
第一節 背景………………………………………………………58
第二節 18世紀中期以前的模式…………………………………61
第三節 乾隆模式…………………………………………………….....77
第二章 近代新疆的兩種獨立……………………………………………......105
第一節 楊增新、金樹仁主導的政治獨立……………………………108
第二節 俄蘇在新疆的角色與影響:1860 – 1943……………………118
第三節 突厥民族主義與1933年的突厥穆斯林獨立運動………....147
第四節 盛世才的政治獨立………………………………………......171
第五節 國民政府謀求控制新疆的過程:1928 – 1943………….…..181
第三章 國民政府治新政策及處理與莫斯科、伊寧及中共關係的過程:
1944 — 1949…………………………………………………….…...189
第一節 影響國民政府新疆政策制定和伊寧事變的外在因素
——莫斯科的亞洲戰略…………………………………..…194
第二節 國民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的三次轉折………………………..201
第三節 國民政府和新疆軍政當局突破困局的最後努力………..…237
第四節 中國內戰局勢的轉折與蘇聯延續在新疆利益的政治運作.246
第五節 新疆控制權從國民政府轉交到中共政權手中……………251
小 結 國民政府控制新疆的限制與遺產…………………………258
第四章 伊寧政權………………………………………………………….…261
第一節 蘇聯支持下的東突厥斯坦解放運動及其軍事行動………263
第二節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施政措施………………289
第三節 建國道路的中斷……………………………………………307
第四節 伊寧革命者在戰場之外的進行的戰役……………………313
第五節 聯合省政府停止運作後的伊寧政權與左翼民族主義政治組織
……………………………………………………………….339
第五章 近代中國民族政策的演化與中共的新疆經驗……………………354
第一節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與中國政府民族政策的演化………….354
第二節 中共少數民族觀念與政策的演化………………………….376
第三節 中共的新疆經驗:1934 — 1949……………………………404
第四節 中共在蘇聯主導下接收新疆……………………………….422
第五節 動員、準備:以承繼中華民國的領土和政治遺產為目標431
第六章 中共政權在新疆的建立與鞏固…………………………………………439
第一節 中共各級黨組織和基層政權的建立…………………………443
第二節 改造兩支軍隊的不同手段……………………………………462
第三節 黨委、黨員與行政部門、幹部問題:誰說了算?…………484
第七章 中共社會改革政策在新疆的相對和緩版本………………………..525
第一節 農業區的「減租反霸」與「土地改革」………………..531
第二節 牧區社會改革政策的溫和微調…………………………..551
第三節 「三反」、「五反」運動和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566
第八章 從「加盟共和國」到「民族區域自治」…………………………571
第一節 伊寧「東突厥斯坦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命運…………..572
第二節 伊寧對北京的抗拒與期待………………………...…………577
第三節 中共新疆分局的焦慮和對策………………………….….… 593
第四節 北京的回應………………………………………...………...598
第五節 北京強硬底線之下的微弱彈性………………………..……610
第九章 中共民族區域自治與行政區劃手段並用的效用……………………623
第一節 中共建政初期行政區劃調整的政治動機與新疆的機會...625
第二節 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廣泛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調整行政區劃的整體政治效應:1947 – 1965……………… 640
第三節 新疆與「三區」:各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行政區劃的調整與共產黨機構的調整,1953 – 1954…………………… 650
第十章 確保中國控制的終極手段……………………………………….… 664
第一節 經濟與政治整合……………………………………………665
第二節 生產隊:屯墾戍邊模式的複製與進化……………………676
第三節 戰鬥隊、工作隊:作為國家整合、主權確認工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83
第四節 作為「內部殖民」有效管道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95
第十一章 中共在新疆宗教與民族政策的轉化及其後果…………………707
第一節 宗教政策的後果:清真寺由黨管理,信仰自理…………710
第二節 「反對大漢族主義」………………………………………722
第三節 1956 - 1957年的轉折……………………………….……728
第四節 「反擊右派」與「反對地方民族主義」運動期間的激進政策………………………………………………………….…735
第五節 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743
第六節 以「反修」為中心的新的幹部政策………………………757
第七節 伊塔危機:大躍進與蘇聯雙重影響下的產物……………764
結論…………………………………………………………………………………776
一、新疆突厥語穆斯林的民族認同.........................................................776
二、國際競爭..............................................................................................783
三、國民政府的蘇聯政策、中共政策和新疆政策................................785
四、共產主義政權並不執著於意識形態….……………………………787
五、中共對新疆的控制與整合.................................................................789
六、近代中國控制新疆的戰略得失.........................................................794
七、 展望………………………………………………………………….795

————————————————————————————————

原始文獻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49年第2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1,卷號2。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0年第9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2,卷號9。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1年第10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3,卷號10。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1年第1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3,卷號13。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1年第12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3,卷號12。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2年第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4,卷號1。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2年第1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4,卷號15。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2年第1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4,卷號16。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2第34號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4,卷號34。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2年第38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4,卷號38。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3年第10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5,卷號10。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3年第3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5,卷號31。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辦公廳檔案,1953年第4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5,卷號46。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3年第59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5,卷號59。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辦公廳檔案1954年第70號之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70之1。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4年第70號之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70之2。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4年第7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75。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4年第7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76。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4年第8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85。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辦公廳檔案1954年第8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6,卷號85。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辦公廳檔案1955年第44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7,卷號44。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檔案1955年第93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7,卷號93。
中共中央西北局新疆分局辦公廳檔案1955年第11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0,目錄7,卷號115。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6年第83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8,卷號83。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6年第9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8,卷號96。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6年第97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館,全宗1,目錄8,卷號97。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7年第144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9,卷號144。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7年第153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9,卷號153。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9年第2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1,卷號26。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9年第88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1,卷號88。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59年第90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
館,全宗1,目錄11,卷號90。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0年第59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2,卷號5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0年第69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2,卷號6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0年第14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2,卷號146。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1年第107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3,卷號107。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1年第129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3,卷號12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1年第133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3,卷號11。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1年第14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3,卷號141。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2年第63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4,目錄3,卷號63。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2年第107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目錄14,卷號107。
新疆檔案館自治區科學技術委員會檔案,( 60 )科字第337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81,目錄3,卷號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員委員會人事處(長)檔案1961年第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81,目錄28,卷號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員委員會人事處(長)檔案1963年第6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81,目錄30,卷號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員委員會檔案1966年第44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全宗181,目錄7,卷號44。
吳忠信,《主新日記》(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室藏未刊本)
新華通訊社編,《內部參考》,1957年至1963年。

中文史料輯錄暨研究著作(以編者、著者或譯者姓名之漢語拼音音序排列) 

〔俄〕I. F. 巴布科夫著,王之相譯,陳漢章校(譯自1912年彼得堡版),《我在西西伯利亞服務的回憶(1859 - 1875)》(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下冊。
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白振聲、鯉淵信一主編,《新疆現代政治社會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包爾漢.沙赫德拉,《新疆五十年》(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
〔蘇〕巴托爾德(V. V. Barthold)著,耿世民譯,《中亞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俄]尼.維.鮑戈亞夫連斯基(N.V. Bogoavlensky)著,新疆大學外語系俄語教研室(依1906年俄文版)譯,《長城外的中國西部地區》(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碧野,《新疆在歡呼》(上海:永新出版社,1956)
蔡錦松,《盛世才在新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曹達諾夫.札伊爾,《五軍的革命歷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曹錦清編選,《民權與國族——孫中山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陳慧生、陳超,《民國新疆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
陳志奇編,《中華民國外交史料彙編》(十三)(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6)
陳東林、杜蒲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卷3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儲安平,《新疆新面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大公報社人民手冊編輯委員會編,《人民手冊》1952年(上海:大公報社出版社,1953)。
大陸出版社編印,《「鳴」「放」集》(台北:大陸出版社編印,1958)
戴維森,《從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現代化歷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當代中國的民族工作》(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鄧力群等主編,王震傳編寫組著,《王震傳》(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
樊明莘,《新疆三七政變血案真相》(台北:樊明莘刊印,2001)
方英楷,《新疆兵團屯墾戍邊史》(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7)
逢復,《侵華日軍間諜特務活動紀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馮瑞,《哈薩克族民族過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馮承鈞編,蘇其康增修,《西域史地釋名》(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馮承鈞、陸峻嶺,《西域地名》(北京:中華書局,1980)
馮家升、程溯洛、穆廣文等,《維吾爾族史料簡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蘇〕加富羅夫(B. G. Gafurov)著,蕭之興譯,《中亞塔吉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美〕高沃龍著,劉戟鐸等譯,《對手與盟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古屋奎二,《蔣總統秘錄》(台北:中央日報社,1977中文版)
郭寄嶠,《敉平新疆偽「東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國」經過紀要》(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
郭岐,《黃沙碧血戰新疆》(台北:聖文書局,1986)
費孝通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
甘肅省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和西路軍西進檔案史料彙編》(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
耿世民,《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龔學增主編,《宗教問題概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卷1(北京:中華書局,2000)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卷5(北京:中華書局,2000)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卷9(北京:中華書局,2000)
廣祿,《廣祿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1970)
桂崇基,《中國現代史史料拾遺》(台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
韓康信,《絲綢之路古代居民種族人類學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何平,《從雲南到阿薩姆:傣—泰民族歷史再考與重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
何龍群,《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賀靈、佟克力,《錫伯族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德〕Heinzig, Dieter, Die Sowjetunion und das Kommunische China, 1945 – 1950 ( Baden – Baden: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1998 )/張文武、李丹琳等譯,《中蘇走向聯盟的艱難歷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胡文康主編,《中國西部.新疆手冊》(鳥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華立,《清代新疆農業開發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黃建華,《國民黨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黃紹竑,《五十回憶》(長沙:嶽麓書社,1999年重印)
黃修榮,《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史》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紀大椿,《新疆歷史詞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紀大椿,《新疆近世史論稿》(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
紀宗安,《西遼史論.耶律大石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蔣經國,《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78)
蔣中正,《蔣總統集》第1冊(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黎明,1978)
進步出版社編輯,《開國年鑑》(天津:進步出版社,1950)。
尼基塔.謝.赫魯曉夫著,述弢(中共中央編譯局張祖武)譯,《赫魯曉夫回憶錄》(選譯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卡里莫夫,《臨近21世紀的烏玆別克斯坦》(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7)
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李晨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卷2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李銳,《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信成,《楊增新在新疆》(台北:國史館,1993)
李信成,《中共統治下的新疆蒙古人》(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蒙藏委員會編印,2002)
李進新,《新疆宗教演變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李鴻章,《李文忠公全書.冊僚函稿》,卷1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李毓澍,《外蒙古撤治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厲聲,《新疆對蘇(俄)貿易史,1600-1900》(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厲聲主編,《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俄〕A. M. 列多夫斯基(A.M. Ledovskii)著,陳春華、劉存寬等(據莫斯科1999年版)譯,《斯大林與中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林榦,《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下)(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劉憶江,《袁世凱評傳》(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劉進,《中心與邊緣——國民黨政權與甘寧青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劉崇文、陳紹疇主編,《劉少奇年譜(1898 - 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劉錦棠,《劉襄勤公奏稿》卷3
劉志霄,《維吾爾族歷史》上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中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6);下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羅建生,《烏孜別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羅平漢,《大遷徙:1961 – 1963年的城鎮人口精簡》(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
羅賢佑主編,《歷史與民族——中國邊疆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馬大正,《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馬大正、劉逖,《二十世紀的中國邊疆研究——一門發展中的邊緣學科的演進歷程》(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馬應賢主編,《新疆地學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馬曼麗主編,《中國西北邊疆開發史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
苗普生、田衛疆主編,《新疆史綱》(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毛澤東,《論人民內部矛盾》(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毛澤東,《毛澤東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增訂再版)
孟楠,《俄國統治中亞政策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
[美] McGallvin, W. M.著,章巽譯,《中亞古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法] Maillard, Monique著,耿昇譯,《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哈薩克] 納扎爾巴也夫, N. A.著,編譯組譯,《站在21世紀的門檻上》(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
娜拉,《新疆遊牧民族社會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內蒙古自治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志》卷58〈區域建置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蒙古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說》(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寧騷,《民族與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寧夏人民出版社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 - 1949)》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
牛大勇、沈志華主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潘乃谷、馬戎編,《中國邊遠地區開發研究》(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潘志平主編,《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奇台縣史志編輯委員會,《奇台縣志》(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
齊清順、田衛疆,《中國歷代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錢雲、郝毓靈主編,《新疆綠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3編〈戰時外交〉(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3編〈戰時外交〉(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
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69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撰委員會,1984)
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88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西北建設(1),(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5卷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印,1978)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三十周年文集編輯組,《光輝的三十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人民出版社編,《各國概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賽福鼎.艾則孜,《天山雄鷹——阿布杜克力木.阿巴索夫生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賽福鼎.艾則孜(Seypidin Ezizi),《賽福鼎回憶錄》(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師哲著,李海文整理,《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斯諾(Edgar Snow)著,吳黎平譯,毛澤東審定,〈1936年的談話〉,收入吳黎平校訂,《毛澤東自述:一個共產黨人的經歷——與埃德加.斯諾的四次談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蘇北海,《西域歷史地理》(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88)
蘇北海、黃建華,《哈密、吐魯番維吾爾王歷史》,(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3)
蘇紹智主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文件(1920年7至8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
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
松田壽男著,陳俊謀譯,《古代天山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唐屹、趙竹成、藍美華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3冊〈新疆卷〉(一)(台北:中
華民國外交部編印,2001)
唐屹、趙竹成、藍美華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4冊〈新疆卷〉(二)(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編印,2001)
陶模,《陶勤肅公奏議》卷3
陶峙岳,《陶峙岳自述》(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陶洪,《西部傳奇》(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袁大化修,王樹楠、王學曾等撰,《新疆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依東方學會1923年版本縮拼影印,1992)卷57。
袁維,《聖武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
袁學凱(時任解放軍6軍17師政治委員),〈南山剿匪記〉,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汪東興,《汪東興日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王炳華,《吐魯番的古代文明》(鳥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王恩茂,《王恩茂日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王柯著,馮誼光譯,《民族與國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Brampton, Ontario, Canada:明鏡出版社,1998)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王晴波編,《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王拴乾編,《新疆社會科學院20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王拴乾主編,《走向21世紀的新疆.政治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王拴乾主編,《走向21世紀的新疆.經濟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王拴乾主編,《走向21世紀的新疆.文化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彙編》第3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2)
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
王彥威輯,《清季外交史料》卷210〈光緒朝〉(台北:文海,1964)
王治來,《中亞通史》古代卷下(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王治來、丁篤本編著,《中亞國際關係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5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1990)
王繩祖,《中英關係史論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第1輯。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卷4(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
王維屏、胡英楣編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吳宏偉,《中亞人口問題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吳善中,《晚清哥老會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小林元著,王枝忠、張翼煒譯,《回回》(銀川:中國回族古籍叢書編輯委員會,1992)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新疆農業區的減租反霸和土地改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新疆三區革命史編纂委員會,《新疆三區革命大事記》(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新疆三區革命史編纂委員會編,《紀念新疆三區革命文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新疆三區革命史編纂委員會,《新疆三區革命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新疆三區革命史編纂委員會,《新疆三區革命領導人向中共中央的報告及文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編,《新疆與俄蘇商業貿易檔案史料》(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新疆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在新疆的傳播及對策研究」課題組,《雙泛研究譯叢》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內部印行,1991年、1992年、1993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卷3〈區域建置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卷23〈司法行政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編,《新疆通志》卷24〈民政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疆通志》卷25〈外事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輯委員會,《新疆通志》卷34〈畜牧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輯委員會,《新疆通志》卷76〈語言文字志〉(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3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4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5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5)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 兵團史料選輯》第6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7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8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9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0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1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新疆簡史》第3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謝彬,《新疆遊記》(1925年版,收入「民國叢書二編」卷87,歷史地理類,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90)
徐達深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卷1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許憲隆,《諸馬軍閥集團與西北穆斯林社會》(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薛銜天,《中蘇關係史(1945 - 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薛宗正主編,《中國新疆古代社會生活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堯樂博士,《堯樂博士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
閻殿卿,《新疆三區革命法制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閻天靈,《漢族移民與近代內蒙古社會變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有林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通鑒》卷1(北京:紅旗出版社,1988)
楊發仁主編,《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課題組,內部印行,1993)
楊發仁主編,《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課題組,內部印行,1994)
楊增新,《補過齋日記》(1921年刊本),卷23
楊策、彭武麟主編,《中國近代民族關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曾問吾,《中國經營西域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張大軍,《四十年動亂新疆》(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
張大軍,《新疆風暴七十年》(台北:蘭溪,1980)
張大軍主編,《盛世才上莫斯科史達林報告書》(台中:中亞出版社,1997)
張爾駒,《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史綱》(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章開沅,《張謇傳》(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
張呂、朱秋德編著,《西部女人情事——赴新疆女兵人生命運故事口述實錄》(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
張銘,《現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香港:三聯書店,2002)
張其昀,《黨史概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9)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第2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先總統蔣公全集編纂委員會編印,1984)
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當代中國的挑戰及其歷史由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
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社會文化適應和民族認同的省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張枏、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3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8)
張曉虹,《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陜西歷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趙予征,《新疆屯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趙小剛,《烏孜別克族社會經濟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烏魯木齊市「三反」、「五反」運動》(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中共新疆地方史(1937年 — 1966年4月)》卷1(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新疆三區革命領導人向中共中央的報告及文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共產國際蘇聯在新疆的活動》(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新疆反對民族分裂主義鬥爭史話》(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新疆黨史工作20年,1981 - 2001》(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半個世紀看新疆——當代新疆之最》(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共產國際蘇聯在新疆的活動》(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日報社的活動》(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委、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中國共產黨新疆歷史大事記(1949.10 – 1966.4)》上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新疆哈密地區委員會、中共新疆伊吾縣委員會編,《伊吾保衛戰》(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在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黨史大事年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中共黨史資料》,第25輯(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斯大林全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 – 1949)》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毛澤東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軍事文獻》第5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中共中央毛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中共中央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共中央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
中共中央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黨的秘密文件》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回憶鄧小平》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員會毛澤東早期文獻編輯組合編,《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傳部編,《民族政策學習的參考文件》(內部發行,1952年7月)
中共中央周恩來著作編輯委員會,《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政治〉之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地圖集,1949 - 1999》(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政治〉之4(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
中國共產黨和闐地區委員會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和闐地區委員會黨史辦公室、和闐地區行政公署檔案處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地區組織史資料(1949年10月 – 1987年10月)》(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共產黨吐魯番地區委員會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吐魯番地區委員會黨史辦公室、吐魯番地區行政公署檔案處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組織史資料(1949年 – 1987年)》(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共產黨庫爾勒市委員會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庫爾勒市委員會黨史辦公室、庫爾勒市人民政府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組織史資料(1949年10月 – 1987年10月)》(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共產黨鄯善縣委員會組織部、中國共產黨鄯善縣委員會黨史辦公室、鄯善縣檔案局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組織史資料(1949年10月 – 1987年10月)》(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業經濟研究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合編,《新疆農村社會》上冊(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8年8月)、《新疆農村社會》下冊(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8年10月)、《新疆牧區社會》(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88年5月)
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組織史資料編輯組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組織發展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共產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員會組織部、中國共產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員會黨史辦公室、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檔案局(館)編,《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組織史資料(1949年10月 – 1987年10月)》(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喀什市文史資料》第一輯,198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喀什市文史資料》第三輯。1988。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編輯委員會,《焉耆回族自治縣概況》(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文獻彙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編委會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概況》(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第6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第26輯:「馬仲英在新疆」專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俄羅斯族簡史編寫組,《俄羅斯族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章伯鋒、李宗一主編,《北洋軍閥,1912 - 1928》卷2(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
中國文字改革會議秘書處編,《第一次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文件彙編》(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印,《總統蔣公思想言論集》卷19〈演講〉(台北:198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印,《總統蔣公思想言論集》卷19〈演講〉(台北:198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印,《總統蔣公思想言論集》卷37〈別錄〉(台北,1984)
中華民國外交部編印,《蘇聯對新疆的經濟侵略》(台北,1950)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編制局編,《機構編制體制檔案選編》上(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論民族問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俄羅斯族簡史編寫組,《俄羅斯族簡史》(鳥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檔案館編注,《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北京:群眾出版社,199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行政區劃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手冊》(北京:民政部行政區劃處,198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行政區劃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1949 -1997》(北京:民政部行政區劃處,199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治工作委員會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干調查資調彙編》(內部資料,1956)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研究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卷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訂,《初級中學中國歷史教學大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編,《民族史研究》第4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俄關係史料——新疆邊防》(民國6年-8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4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1990)
周東郊《新疆十年》(油印本,出版項不詳)
周昆田,《三民主義邊疆政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周振鶴,《體國經野之道:新角度下的中國行政區劃沿革史》(香港:中華書局,1990)
朱培民,《20世紀新疆史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朱學淵,《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北京:中華書局,2004)
莊鴻壽、吳福環、厲聲、魏長洪,《近現代新疆與中亞經濟關係史》(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46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卷56〈奏稿〉
〔日〕佐口透著,凌頌純譯,《18 – 19世紀新疆社會史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中文典籍 

《北史》卷97
《北史.西域傳》
《漢書》卷49〈鼂錯傳〉
《漢書》卷61〈張騫李廣利傳〉
《漢書》卷96〈西域傳.渠犁〉
《漢書》卷94 - 96〈西域傳〉
《漢書.匈奴傳》
《漢書》卷69〈趙充國傳〉
《後漢書.班超傳》
《後漢書.竇固傳》
《後漢書.西域傳》
《後漢書.鮮卑傳》
《遼史.后妃表》
《梁書.高昌國傳》
《梁書.河南國傳》
《遼史.外戚傳》
《晉書.苻堅載記》。
《晉書.苻堅載記下》
《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
《晉書.姚興載記》。
《晉書.張軌傳》
《舊唐書》卷139〈陸贄傳〉
《舊唐書》卷195〈回紇傳〉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明史》卷3〈太祖本紀〉
《明英宗實錄》卷63
《三國志.魏書.鳥丸鮮卑東夷傳》注引《魏略.西戎傳》
《三國志.魏書.臧洪傳》
《三國志》〈魏書〉卷1〈武帝紀〉
《詩.小雅.北山》
《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三
《宋書.氐胡傳》
《魏書.車師國傳》
《魏書.沮渠無諱傳》
《魏書.蠕蠕傳》
《魏書.袁翻傳》
《魏書.鄯善傳》
《新唐書》卷221
《新唐書》卷217〈回鶻傳〉
《資治通鑒.晉紀》
《資治通鑒.宋紀一》
《資治通鑒》卷232〈唐紀〉48
《續資治通鑒》卷43〈北宋仁宗慶曆元年〉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5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
《三州輯略》卷3
《西陲總統事略》
《西域通志》(卷31)
《清宣宗實錄》卷743
《清高宗實錄》卷606、卷571、卷867、卷582,1025,1204
《魏書》卷101〈高昌傳〉
《隋書》卷24〈食貨志〉;卷29上〈地理志〉;卷67〈裴矩傳〉;卷83〈西域傳〉;卷51〈長孫晟傳〉
《冊府元龜》卷963之一〈外臣部封冊〉
《冊府元龜》卷1000〈外臣部.滅亡〉
希羅多德,《歷史》I, 201; IV, 13, 25-27.
《穆天子傳》卷1
《清朝文獻通考》卷191
《史記.匈奴列傳》
《史記》卷110〈匈奴列傳〉
《史記》卷96〈西域傳〉
《三國志》.〈董卓傳〉
《十六國春秋》卷72之3〈前涼錄〉;《晉書》卷86〈張軌傳附張駿〉
《三國志》卷2〈文帝紀〉;卷16〈倉慈傳〉;卷18〈張恭傳〉;卷30〈魏略.西戎傳〉、〈烏桓鮮卑東夷傳〉
《晉書》卷40〈地理志.涼州〉
《晉書》卷113〈苻堅載記〉;卷122〈呂光載記〉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72〈太宗〉
《宋史》卷490〈高昌傳〉引《王延德高昌行記》
《宋史》卷490〈于闐傳〉
《遼史》卷30〈天祚皇帝紀〉
《皇朝經世文編》卷80
樁園,《西域見聞錄》卷7
《回疆則例》
《說文解字》
韓愈,《原人》
王國維,《觀堂集林》卷17

中文學術研究文章暨文稿(以作者姓名之漢語拼音音序排列) 

艾瓊華,Saipidin等,〈維吾爾人的體質特徵研究〉,刊於北京:《人類學學報》卷12,期4(1993年11月)
艾爾肯.伯特肯(Alkin Betkin)著,白川譯,〈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東突厥欺坦〉,原刊於安卡拉:《東突厥斯坦之聲月刊》;中譯、收錄於新疆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在新疆的傳播課題組」編,《「雙泛」研究譯叢》第3輯,頁1 - 24。
白壽彝,〈回回民族的新生〉,載氏著,《民族宗教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包爾漢,〈日記片斷〉,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87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
拜艾則孜(Bay Aziz),〈吐魯番農民暴動〉,刊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第26輯:「馬仲英在新疆」專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鮑羅廷在共產黨黨團會議的報告〉(1924年1月18日),載《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 - 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青海籍藏族]才旦,〈只要信奉伊斯蘭教就可以說是回族嗎?——「卡力崗地區部分群眾昔藏今回的調查」一文質疑〉,載《青海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蔡錦松、蔡穎,〈1933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和盛世才爭奪新疆統治權的鬥爭〉,刊於(鳥魯木齊)《新疆歷史研究》1985年第1期
陳超,〈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在新疆的早期傳播與楊增新的對策〉,收入楊發仁主編,《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課題組,內部印行,1993)
陳春華譯,<斯大林與蔣經國會談記錄>(1945年12月至1946年1月),收入中共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檔案館,中央黨史出版社編,《中共黨史資料》第61輯(北京,1997年3月)
陳獨秀,〈我們的回答〉(1924年9月17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陳獨秀,〈國民黨右派大會〉(1926年4月23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陳灃,〈張培元、馬仲英聯合反盛失敗經過〉,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陳福霖,〈通往權力之路:盛世才在新疆的最初幾年(1930 - 1934)〉,輯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部編印,《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24集(1994年5月),頁87 – 98。
陳慧生,〈楊增新統治新疆時期的財政金融〉,刊於(鳥魯木齊)《新疆歷史研究》1985年第3期
陳繼周,〈蘇共的解體和烏共的嬗變〉,刊於《中亞研究》,1991年第4期
陳金龍,〈論1958-1960年中國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刊於(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陳延琪,〈淺議1945年至1948年伊塔阿三區的物價與供給〉,刊於(烏魯木齊)《新疆地方志》,1995年第4期,頁51 – 55。
陳延琪,〈楊增新是如何緩解新疆財政危機的〉,見(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
陳延琪,〈西漢至清歷代王朝開發新疆思想評述〉,刊於《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卷24)期1
陳雲,〈關於我黨在新疆做盛世才統戰工作的幾點看法〉(1984年12月20日)。
程東白,〈十年來新疆的文化教育事業〉,刊於《新新疆》月刊1943年創刊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區劃地名司〕戴鈞良,〈行政區劃50年回顧與總結〉,刊於(北京)《中國方域(行政區劃與地名)》,1999年第5期
戴傳賢,〈開發西北工作之起點〉(1929年12月25日),載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88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西北建設(1)(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鄧力群口述,〈鄧力群同志談三區和平解放〉,收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訪問材料彙編》(二)(內部發行)
鄧力群,〈新疆國民黨軍政當局開會討論和平起義的一些情況〉(1949年9月2日),收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鄧力群,〈迪化和平運動的情況〉(1949年9月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鄧力群,〈迪化軍政首腦人物近來的政治傾向〉(1949年9月4日),收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鄧力群,〈報去包爾漢給阿合買提江的信〉(1949年9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鄧力群,〈新疆和平解放前後——中蘇關係之一頁〉,刊於(北京)《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都興智,〈遼代契丹人及其相關問題考探〉。刊於瀋陽:《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5月號
恩格斯,〈匈牙利的鬥爭〉,譯文收入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6(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版)
高錦純,〈在省各族各界代表會議上關於減租問題的報告〉,收入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編,《新疆農業區的減租反霸和土地改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宮碧澄,〈國民黨在新疆的活動點滴〉,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
〈關於政治報告之決議案〉,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6次會議(1929年3月27日)通過,載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關於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1923年11月28日,莫斯科),譯文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部第一研究室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 - 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顧頡剛,〈中國邊疆問題及其對策〉(上),刊於(南京)《西北通訊》第3期(1947年5月)
〔蘇〕哈.扎.加比杜林、阿.米.阿爾沙魯尼(蘇聯紅色教授學院教授)著,陳繼周、李理譯,《俄國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簡論》,收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在新疆的傳播及對策研究課題組」,《「雙泛」研究譯叢》第2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內部印行,1992)
廣祿,〈新疆問題〉,收入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編,《新疆研究》(台北: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1964)
Hambly , Gavin加文.漢布里著,吳玉貴譯,《中亞史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韓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的種族人類學研究和維吾爾族的體質特點〉,《西域研究》1991年第2期
郝時遠,〈毛澤東對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貢獻〉,刊於(北京)《民族研究》第5卷(1993年)
何應欽,〈開發西北為我國當前要政〉(1932年3月21日,在行都中央擴大紀念講演),載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88輯: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西北建設(1)(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侯聲,〈伊寧突圍經過〉(1945年3月6日),載吳忠信《主新日記》,1945年3月8日
胡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載《民報》第2號
黃建華,〈國民黨政府的新疆政策述論〉,刊於(蘭州)《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
〔蒙古族〕吉雅泰,〈李大釗同志和內蒙古初期的活動〉,刊於(北京)《民族團結》,1961年第7期。
吉人,〈今後的新疆〉,刊於《新中華雜誌》1934年(第2卷)第21期
〔蒙古族〕吉雅泰,〈李大釗同志和內蒙古初期的活動〉,刊於(北京)《民族團結》,1961年第7期
蔣介石,〈致朱紹良函〉(1945年2月11日),載吳忠信,《主新日記》,1945年2月13日。
蔣介石,〈致吳忠信代電〉(1945年4月22日),載吳忠信,《主新日記》,1945年6月8日
蔣中正,〈致朱紹良、吳忠信函〉(1945年11月25日),載吳忠信《主新日記》,1944年11月18日
蔣中正,〈國民革命與經濟的關係〉,載《蔣總統集》第1冊(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
蔣中正,〈抵禦外侮復興民族〉(下)(1934年7月);〈揭發敵國陰謀闡明抗戰國策〉(1938年12月26日),載《蔣總統集》第1冊(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
蔣中正(起草),〈關於蒙藏之決議案〉(1929年6月17日),載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
金吉堂,〈回教民族說〉,載《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11期(1936)
金邵先,〈國民黨反動勢力進入和統治新疆〉,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
經盛鴻〈1949年國共軍事戰略及其得失〉,(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0年10月號。
李丹慧,〈對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歷史考察——來自中國新疆的檔案材料〉(抽印本,發表於「冷戰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成都、九寨溝,2000年8月7日 - 12日)
李丹慧,〈對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歷史考察〉,收入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頁480 – 509。
李丹慧,〈對蘇聯僑民間題的歷史考察(1945 - 1965)〉,收入牛大勇、沈志華主編,《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頁16 – 66。
李溶(新疆省主席),〈關於新疆省政府最近八個月實施各要政情況致國民政府行政院呈〉,(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蒙藏委員會檔案,1935年3月。
李守常,〈平民主義〉,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梁敬錞著,招嘉熾譯,〈1945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內幕〉,收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國外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研究譯文集》第1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梁木生、王紅衛,〈我國行政區劃整體改革初探〉,刊於(香港)《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44期(2005年11月)
梁啟超,〈政治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原載《新民叢報》37/38號合刊,收入梁啟超《飲冰室合集》2(北京:中華書局,1989)
列寧,〈論民族自決權〉(1914年2 – 5月),譯文收入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編,《列寧選集》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
林冠群,〈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收入《中山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雄吳鳳技術學院主辦,台北國父紀念館協辦,2004年4月出版)
林孝庭,〈戰爭、權力與邊疆政治:對1930年代青、康、藏戰事之探討〉,刊於(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45(2004年9月)
劉賓,〈跨國民族主義——中國與中亞關係的主要障礙〉,刊於《中亞研究》,1993年合刊
劉格,〈《維吾爾族史料簡編》新舊兩個版本的比較〉,刊於《新疆圖書館學會會刊》,期1(1984年)
劉少奇,〈抗日遊擊戰爭中各種基本政策問題〉(1937年10月),載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黨的秘密文件》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洛甫,〈我們對於民族統一綱領的意見〉,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馬懷義,〈祖國不容分裂〉,刊於《新疆日報》,1958年5月18日
馬維良,〈試談伊斯蘭教和回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載《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
馬先彥,〈清末民初民族融合思潮考略〉,載《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馬雍,〈東漢「曹全碑」中有關西域的重要史料〉,刊於(北京)《文史》12期
馬雍:〈古代鄯善、于闐地區佉盧文字資料綜考〉,收入《古代鄯善、于闐地區佉盧文字資料綜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麥赫麥特.沙拉伊()著,米娜娃.阿布都熱依木()譯,〈有關東突厥斯坦的原始資料〉。譯自《東突厥斯坦之聲》1986年11-12期,載新疆社會科學院「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在新疆的傳播及對策研究」課題組編,《「雙泛」研究譯叢》(第三輯),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編印,內部發行,1993年1月
麥斯武德等,〈關於新疆紛亂原因及新疆人民願望致總裁呈〉,收入《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政治〉(四)
毛澤東,〈應在川陝甘三省建立蘇維埃政權〉(1935年6月16日),收入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毛澤東與甘肅》(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1937年5月7日),《毛澤東選集》第1卷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
毛澤東,〈關於情況的通報〉(194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毛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毛澤東,〈關於用和平方法解決西北問題致彭德懷電〉(1949年4月28日),刊於(北京)《黨的文獻》1990年第5期
毛澤東,〈關於兼取政治方式解決西北問題致彭德懷電〉(1949年7月6日),刊於(北京)《黨的文獻》1990年第5期
毛澤東,〈致彭德懷電〉(1949年7月23日),刊於(北京)《黨的文獻》1990年第5期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收入《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毛澤東致中共中央電(1950年1月5日),收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卷1(1949年9月至1950年12月)(內部發行)
毛澤東,〈中央關於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1952年4月6日),收入《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頁61 – 64
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組織起來〉;〈把軍隊變成工作隊〉《毛澤東選集》合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195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1949年12月5日),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1)
毛澤東(簽發),〈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1952年2月2日),收入編輯組,《農墾工作文件資料選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莫志斌、暨愛民,《和平將軍張治中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
牧夫,〈從北京回教會到中國回教總聯合會〉,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32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潘志平,〈「一體化」與「主義」〉,刊於《中亞研究》,1994年第3~4期。
彭德懷,〈第二期抗戰與我們的任務〉(1938年3月24日);關鋒,〈我們於第三期抗戰中保衛陝西與保衛西北的意見〉(1938年8月1日),收入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白魯洵(Lucian Pye),〈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刊於(香港)《二十一世紀》第9期,1992
齊清順,〈清代的協餉和專餉〉,刊於(烏魯木齊)《新疆歷史研究》1985年第1期
齊清順,〈清代新疆的協餉供應和財政危機〉,刊於(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1987年第3期
齊清順,〈從「回疆則例」談新疆的伯克制〉,收入呂一燃編,《中國邊疆史地論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
齊思和,〈民族與種族〉,載《禹貢》半月刊第7卷(1937年)第1、2、3合期
屈武,〈憶新疆「九二六」起義〉,收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史工作委員會編,《新疆和平解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賽福鼎,〈關於蘇聯在新疆對待我黨態度的報告和意見〉(1960年8月18日),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檔案1960年第59號(1960/1-12-59)
賽少華、李永戈、王君瑩,〈賽福鼎跨越萬里關山的不凡人生〉,刊於(北京)《華夏英才》2000年9月號
沈志華,〈中蘇結盟與蘇聯對新疆政策的變化(1944 - 1950)〉,刊於(北京)《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頁213 – 242
柴恆森,〈抗戰前中國駐蘇五領事館概況〉,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22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許秀蓉,〈張治中與戰後新疆政局之演變(民國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國史館館刊》卷22,1995年6月,頁155 – 174
孫文,〈支那保全分割論〉,載《江蘇》第6期,1903年
孫文,〈在滬舉辦茶話會上的演說〉(1916年7月17日),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3
孫文,〈制定「建國大綱」宣言〉(1924年9月24日),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11
孫文,〈與宮崎寅藏、平山周的談話〉,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1
孫文,〈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收入《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孫文,〈三民主義〉第六講,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9
孫文,〈三民主義的具體辦法〉,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5
譚雲山,〈新疆問題管見〉,刊於《申報月刊》卷2(1933年)號9。
陶峙岳、王震、趙錫光、饒正錫〈向毛主席、朱總司令致敬電〉(1950年9月25日),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
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陶峙岳,〈成立22兵團〉,載《陶峙岳自述》,
田衛疆,〈解放初期新疆實行社會改革的經驗〉,刊於(蘭州)《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袁澍,〈20世紀40年代新疆政局風暴與美國領事館〉,刊於(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頁56 - 59
汪嘯春,〈建設中的新新疆〉,刊於(漢口)《新華日報》,1938年5月22日
汪兆銘,〈民族的國民〉,載《民報》創刊號和第2號
溫華莎,〈泛論西北民族問題〉,刊於(西安)《西北論衡》卷7期1(1939年1月)。
王炳華,〈孔雀河古墓溝發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
王大剛,〈蘇聯與1949年新疆的「和平解放」〉,刊於(台北)《人文學報》第3卷第20期(1996年7月)
王壽成(俞秀松),〈新政府的民族政策〉(在全疆蒙族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37年2月)
王嘉琳,〈關於中亞地區人口的一些問題〉,刊於(北京)《中亞研究》,1985年第1期。
王希隆,〈清代前期天山北路的自耕農經濟〉,刊於(北京)《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
王恩茂、張邦英、賽福鼎,〈致西北局並中央〉(1952年10月31日),□□
王向民,〈茅盾新疆之行〉,刊於《藝譚》,1983年第1期,頁26 – 31。
王增善,〈東土耳其斯坦古庫車一帶之文明〉,刊於《新亞細亞》卷4(1932年)期6
王增善,〈新疆與土耳其〉,刊於《阿爾泰》月刊,1944年1月15日出版
王震,〈駐新疆人民解放軍的鬥爭方針和任務〉(1951年2月5日),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王震,〈為鞏固騎7師給該師首長的信〉(1950年3月13日),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3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王震,〈關於執行增產節約與轉業建設問題的總結報告〉(在新疆軍區第一次生產代表會議上的報告,1952年1月18日),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3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王震、陶峙岳、賽福鼎等,〈致彭德懷、習仲勳、張宗遜等,關於整編新疆起義部隊情況〉(1950年3月5日),內容見方英楷,《新疆兵團屯墾戍邊史》上卷(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7)
王震,〈在西北軍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發言(整理稿)〉,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3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王智娟,〈中亞民族共和國的組建〉,收入《東歐中亞研究》,1998年第2期,頁83 - 90。
魏良弢,〈關於維吾爾族歷史編纂學的若干問題〉,刊於《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3期
無名氏,〈新疆蘇俄商約之暴露〉,文載《國聞周報》,1933年第10卷第38期,附錄
武耀中,〈二軍進駐新疆紀實〉第3節「平息匪患、鞏固治安」,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1)
王震、陶峙岳、賽福鼎等,〈整編新疆起義部隊情況〉(呈字4號,1950年3月5日於迪化司令部)所附〈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整編起義部隊統計表(三)第22兵團〉□□
吳忠信,〈謁總裁〉(1944年8月12日);〈謁總裁〉(1944年8月22日),均收入吳忠信,《主新日記》第一部分〈主新前之經過〉
夏維榮,〈解放前喀什師範的歷屆校長〉。 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喀什市文史資料》第一輯,1986
夏維榮,〈喀什噶爾的回民〉,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印,《喀什市文史資料》第四輯。1989
新疆軍區司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入疆總結(摘要)〉(1950年8月),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新疆軍區政治部,〈關於二十二兵團部隊政治工作指示〉(1950年2月),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2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2)
謝海嘯,〈趙錫光將軍率部起義前後〉。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委員會編,《喀什市文史資料》第一輯(內部發行,1986)
〈米高揚就1949年1 – 2月中國之行向蘇共中央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引自薛銜天,《中蘇關係史(1945 - 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續西發,〈新疆人口遷移問題研究〉,刊於《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卷24)期4
薛宗正,〈唐代磧西二府建置沿革考索〉,(烏魯木齊)《西域研究》1991年第2期
亞西司〈討論新疆高度自治案〉,003、004。刊於唐屹、趙竹成、藍美華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三冊.新疆卷(一)》,(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編印,2001)
楊聖敏,〈回紇人的種族特徵試析〉,蘭州:《甘肅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牙含章,〈「甘肅少數民族」序〉,收入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甘肅民族研究所,《甘肅少數民族》(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
(伊寧)民族解放組織,〈我們為什麼作鬥爭〉(1944年10月,維吾爾文印刷品),1944年10月26日由外交部駐新疆特派員公署譯為漢文,附於發往外交部之972號文中。譯文收入唐屹、趙竹成、藍美華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三冊.新疆卷(一)》,(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編印,2001)
易卜拉音.木依提(Ibrahim Muhiti),〈回憶啟蒙運動的先驅者買合蘇提.木依提〉,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新疆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楊政、原新、童玉芬,〈新疆人口省際遷移研究〉,刊於《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卷23)期2
于建嶸,〈人民公社的權力結構和鄉村秩序——從地方政治制度史得出的結論〉,收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2年第2期。
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南北道綠洲諸國的兩屬現象——兼說貴霜史的一個問題〉,刊於(北京)《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俞秀松(在全疆蒙古族代表大會上所作),〈新政府的民族政策的報告〉(1937年2月)。
張存武,〈龔定盦的建設新疆計劃〉,刊於(台北)《思與言》,卷2期1,1964年5月。
翟作君、王惠炎,〈中國工農紅軍尋求蘇聯直接援助的唯一軍事行動——從《毛澤東年譜》看中國紅軍打通國際路線戰略方針的演變〉,刊於(北京)《黨史文匯》1995年第8期
張東岳,〈關於新疆歷史的幾個問題〉,刊於《民族研究》,卷6(1959年),期14
張國燾,〈中國蘇維埃運動發展的前途和我們當前的任務〉,載《張國燾問題研究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 1911 - 1916 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7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張盛發,〈20世紀上半葉「世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收入《東歐中亞研究》,1998年第3期,頁3 - 14。
張聞天,〈改變對富農的策略〉(1935年12月6日),載張聞天選集編輯組編,《張聞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張聞天,〈給劉少奇同志的信〉,載《張聞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張治中,〈闡明省府基本態度及堅定立場〉(1947年3月25日),收入張治中《七十回憶錄》(北京:全國政協秘書處油印本,1962)附錄
張中復,〈論門宦制度形成的歷史本質及其對近代西北穆斯林社會的影響〉,收入胡春惠主編,《近代中國與亞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5)
張仲瀚,〈把黨的政策帶到起義部隊中去〉,收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編輯委員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編輯部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第1輯(烏魯木齊:內部刊行,1991)
朱培民,〈1943年至1949年蘇聯對新疆政策的演變〉,(北京)《中共黨史研究》,1990年增刊
周東郊,〈盛世才是怎樣取得新疆統治權的〉,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輯46(北京:中華書局,1979)
周東郊,〈新疆的哈薩克人〉,收入甘肅省圖書館書目參考部編,《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新疆分冊)》(蘭州:甘肅省圖書館,1985)
周恩來,〈目前抗戰危機與堅持華北抗戰的任務〉,(1937年11月16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周恩來,〈關於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論民族問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頁162 – 189。
凱豐,〈黨中央與國燾路線的分歧在哪裡?〉(1938年2月22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國共產黨對於目前實際問題之計畫〉,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 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彭德懷,〈第二期抗戰與我們的任務〉(1938年3月24日);關鋒,〈我們於第三期抗戰中保衛陝西與保衛西北的意見〉(1938年8月1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楊松,〈論民族〉(1938年8月1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致新疆邊防督辦公署電〉(1941年7月28日),收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編,《民族問題文獻彙編》(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1936年8月25日),文載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獻選編》中(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盛世才三十一年七月七日第一次上蔣主席書〉,載於中華民國外交部檔案〈盛蘇密約譯件〉之002,收入唐屹、趙竹成、藍美華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3冊〈新疆卷〉(一)(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編印,2001)
〈國民黨三中全會後我們的任務——中央宣傳部宣傳大綱〉(1937年4月3日),載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獻選編》中(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孫文越飛聯合宣言〉,載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卷7
〈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載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文獻選編》下(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
〈總裁未侍機電〉,載吳忠信《主新日記》,1944年11月18日
〈中央關於地方工作的原則指示〉,(1937年8月12日),載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來——黨的秘密文件》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二十二兵團組織工作會議關於建黨建團及其他組織工作決議〉(1950年4月1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直屬隊生產消費合作社組織簡章〉(1950年11月18日)

報紙文章暨報導 

毛澤東,〈湖南建設問題的根本問題——湖南共和國〉,刊於(長沙)《大公報》1920年9月3日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相關報導,(台北)《聯合報》,2003年11月19日,版A13
〈今晨行政院會之決議〉,刊於(南京)《中央日報》,1933年5月2日
〈改革新省政治計劃〉,刊於(南京)《中央日報》,1933年5月27日
〈新疆善後〉,刊於(南京)《中央日報》,1933年7月24日
〈黃談新事中央己決定處置辦法〉,刊於(南京)《中央日報》,1933年7月30日
包爾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加強各民族友好團結而奮鬥〉,刊於《人民日報》1951年11月20日。
包爾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委員會第2次會議上的總結報告〉(1955年10月25日),刊於《新疆日報》1955年10月25日,版1 - 2。
賽福鼎,〈中國人民與中國少數民族革命〉,刊於《人民日報》1950年10月2日。
王震,〈過去一年來的新疆省〉,刊於《人民日報》1950年10月1日。
王恩茂,〈新疆分局土改工作報告〉(1954年7月10日),刊於《新疆日報》1954年9月1日。
王恩茂,〈為鞏固和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勝利而奮鬥〉(1955年9月27日在新疆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刊於《新疆日報》,1955年9月28日,版1 – 3。
賽福鼎.艾則孜,〈我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刊於《人民日報》1995年9月28日,版12。
〈陶峙岳、包爾漢通電宣布脫離國民黨政府符合新疆人民的要求,伊犁等三區人民和全新疆人民將建設一個新的新疆〉,《人民日報》,1949年9月30日
司馬義.艾買提,〈紀念賽福鼎.艾則孜同志九十誕辰〉,刊於《人民日報》 ,2005年3月14日 ,版12。
《新疆日報》社論:〈莎車縣在減租反霸運動中訓練民族幹部的經驗〉,刊於《新疆日報》1951年12月14日,版2。
《新疆日報》社論〈必須嚴肅認真地展開反擊右派的鬥爭〉,《新疆日報》1957年8月3日,版1;1957年8月4日,版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阿木冬.尼牙孜,〈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賽福鼎•艾則孜同志的一貫立場〉,《新疆日報》2004年11月23日,版4。
《新疆日報》1954年5月30日。
《新疆日報》1951年1月2日;3月2日;9月23日;9月26日。
新疆日報記者,〈配合目前減租反霸運動,迪化市明起分三處放映「白毛女」〉,《新疆日報》1951年9月12日,版1。
新疆日報記者報導,〈本省各地黨組織和政府機關近四年來培養了三萬多名民族幹部〉,刊於《新疆日報》,1953年9月27日,版1。
張邦英,〈新疆減租反霸運動的偉大成就〉,刊於《新疆日報》1952年10月2日,版1。
《新疆日報》,1956年9月23日,版1;版2。
陳獨秀,〈亡國篇〉,刊於《安徽俗話報》第9期,1904年8月11日。
陳獨秀,〈本國大略〉,刊於《安徽俗話報》第10期,1904年9月24日。
〈張治中將軍來電全文〉,刊於《新疆日報》,1948年9月28日
Editorial, “ The Scotsman”, 22th June, 1949.(《蘇格蘭人》報)

網站

中華復興網 http://www.1840cn.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東突厥斯坦分離主義分子難逃歷史的懲罰〉。2002年1月21日發布,下載自www. (accessed 25, Jan,200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東突厥斯坦分離主義分子難逃歷史的懲罰〉。2003年5月26日發布,下載自www.tianshannet.com.cn/BIG5/channel3/20/200305/28/33994.html ( accessed May 30th, 2002 )
王思睿,〈中國行政區劃的重心:省還是府州,http://www.bjsjs.net/news/news.php?intNewsId=1680

日文書目 

王柯,《東トルキスタン共和国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5)
新免康,〈東トルキスタン共和国〉(1933 - 34年)に関する一考察,《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46.47合併号(創立30周年記念号1),1994年3月,頁1 – 42。
片岡一忠,《清朝新疆統治研究》(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1)
松本ますみ,《中國民族政策の研究》(東京:多賀,1999)

英、法、維吾爾、土耳其文書目 

Barfield, Thomas J.,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1989 )
Barnett, A. Doak,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Communist Takeover (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63 )
Barthold, V. V., Minorsky, Tatiana, trans., Ti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 3rd edition ( 1900, reprint, London: Luzac, 1968 )
Barthold, V. V., Menzel, Theodor, trans., 12 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Türken Mittelasiens ( Berlin, 1935 )
Baskakov, N.A., Turki Tillar ( Turkic Language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Beckwith, Christopher I.,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A History of Struggle for Great Power among Tibetans, Turks, Arabs and Chinese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
Beloff, M.,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Russia, 1929 - 1941 ( 2 vo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reprinted 1966 ), Vol. I
Bennigsen, A. and Lemercier-Quelquejay, C., Islam in the Soviet Union ( London: Pall Mall, 1967 )
Benson, Linda, and Svanberg, Ingvar, China’s Last Nomad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s Kazaks ( Armonk, New York : M.E. Sharpe, 1998 )
Benson, Linda, The Ili Rebellion: The Moslem Challenge to Chinese Authority in Xinjiang, 1944-1949 ( Armonk, New York : M.E. Sharpe, 1990 )
Broomhall, Marshall, Islam in China ( London: Morgan Scott, 1910 )
Burckhardt, Titus, Intruduction to Sufism ( San Francisco: Thorsons, 1990 )
Connor, Walker,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gy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Conquest, Robert, ed., The Last Empire: Nationality and the Soviet Future (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6 )
Dallin, D. J., Soviet Russia and the Far East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8 )
Davidsin, Roderic H., Turkey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68 )
Dillon, Michael, Xinjiang – China’s Muslim Far Northwest (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4 )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
Dreyer, June, China’s Forty Millions ---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
Duara, Prasenjit(杜贊奇),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
Dudoignon, Stephane A. and Komazu, Hisao ed., Islam in Politics in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Early 18th to Late 20th Centuries ( London: Kagan Paul, 2001 ), xii – xiii.
Elleman, Bruce, “ Soviet Diplomacy and the First United Front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21, No.4, October 1995.
Fairbank, John K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10: Late Ch’ing,1800 –1911 (London: Cambe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Fletcher, Joseph, Studies on Chinese and Islamic Inner Asia. Edited by Beatrice Forbes Manz. Aldershot, UK: Variorum, 1995
Forbes, Andrew D. W., 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Xinjiang, 1911-1949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4, Volume 6 ( Washington D.C., 1969 )
Garver, John W., Chinese - Soviet Relations, 1937 – 1945, The Diplomacy of Chinese Nationalism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Gladney, Dru C., Dislocating China: 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
Godement, François direction, La Chine et son Occident ( Paris: Institut français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s, 2002 )
Golden, Peter B.,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c Peoples : Ethnogenesis and state Formation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92 )
Hobsbawm, Eric,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Hulsewé, A.F.P. and Loewe, M.A.N.,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 Leiden: Brill,1979 )
Iredale, Robyn , Bilik ,Naran and Guo, Fei ed., 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2003 )
Israeli, Raphael, Islam in China: religion, ethnic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2 )
Jagchid, Sechin, Peace, War, and Trade along the Great Wall: Nomadic-Chinese Interaction through Two Millennia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
Ji, Ping, “ Frontier Migration and Ethnic Assimilation: A Case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Ph. D.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1990)
Jung, Hyu Nam, Korean Minority in China (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onneticut, 1989 )
Koran,108:2,87:15,96:10,72:19。
Kabirow, M., Istoria Uyguror Soretskogo Kazahstana(蘇維埃哈薩克斯坦維吾爾人史)(Alma-Ata: 內部發行,1968)
Kaup, Katherine Palmer, Creating the Zhuang : ethnic politics in China(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0)
Kaul, T. N., A Diplomat’s Diary, 1947 – 1999: China, India and USA, The Tantalising Triangle ( New Delhi: MacMillan India Ltd., 2000 )
Kim, Ho-Dong, Holy War in China: 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1864 - 1877 (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Landau, Jacob M., Pan-Turkism in Turkey : A Study in Irredentism ( Hamden, Connecticut: Archon Books, 1981 )
Lattimore, Owen, China Memories: Chiang Kai-shek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 (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90 )
Lattimore, Owen, Desert Road to Turkestan ( London: Methuen, 1928 )
Lattimore, Owen,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 1940, reprint,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
Lattimore, Owen, Mongols in Manchuria --- Their tribal Divisions with Manchus and Present Political Problems ( New York : H. Fertig, 1934 )
Lattimore, Owen, Pivot of Asia: Sinkiang and 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 (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1950 )
Lattimore, Owen, 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
Lipma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8 )
Liu, Xiaoyuan, Frontier Passages : ethnopolitics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communism, 1921 - 1945 ( Washington, D.C. :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2004 )
Mackerras, Collin, China’s Minorities: Integ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McMillen, H., Chinese Communist Power and Policy in Xinjiang, 1949 - 1977 (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79 )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Cambridge, MA: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1967)
Meisner, Maurice,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 New York : Free Press, 1999 )
Milward, James A.,Beyond the Pass: Economic,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Moseley, George V. H. III,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Frontier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
Naquin, Susan and Rawski, Evely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Norbu, Dawa,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 London: Routledge,1992 )
Perdue, Peter C.,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1680 - 1760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
Rossasbi, Morris, ed.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 – 14th Centuries ( Berkley, C.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
Roy, Olivier, The New Central Asia: The Creation of Nation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Rudelson, Justin Jon, Oasis Identities: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
Rupen, Robert A., Mongols of the Twenties Century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4 )
Salisbury, Harrison, The Long March: The Untold Story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8 )
Samolin, William, East Turkestan to the Twelfth Century ( The Hugue: Mouton, 1964 )
Schlee, Günther ed., Imagined Differences: Hatr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 New York: Palgrave, 2002 )
Smith, Anthony D., National Identity. ( Reno, Nevada: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1 )
Skrine, C. & Nightingale, Pamela, Macartney at Kashgar, New Light on British, Chinese and Russian Activities in Sinkiang, 1890 – 1918 ( London: Oxford, 1987 )
Starr, S. Frederick,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derland ( Arnmonk, New York : M.E.Sharpe,2004 )
Togan, Isenbek, Muslims in Central Asia: Expressions of Identity and Change, Edited by Jo-Ann Gross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Toops, Stanley W., “ The Demography of Xinjiang”, in S.Frede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 New York : M.E.Sharpe, 2004 )
Turghun, Almas(吐爾溫.阿勒馬斯),Uyhurlar(《維吾爾人》)(Urumqi: Xinjiang yashlar-osmurlar nasriyati, 1989)
Vambery, Arminus, Sketchs of Central Asia: Additional Chapters on My Travels, Adventures and on the Ethnology of Central Asia ( London : 1868 ).
Wang, David D., Under the Soviet Shadow: The Yining Incident, Ethnic Conflicts and 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Xinjiang, 1944-1949 (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Whiting, Allen S., and Sheng, Shih-ts’ai, Sinkiang: Pawn or Pivot? ( East La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58 )
Wu, Aitchen(吳靄宸), Turkestan Tumult ( London: Methuen, 1940; reprint,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
Zenkovsky, S. A., Pan-Turkism and Islam in Russia (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60 )
Zunun, Mehemet ed., Tarixi Eminie(《和平史》)( Urumqi: Xinjiang Xelq neshriyati,1988 )
McMillen, Donald H., Chinese Communist Power and Policy in Xinjiang, 1949-1977 (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79 )
Kim Ho-Dong, Holy War in China: 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1864 - 1877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Nicola Di Cosmo, “Ancient Xinjiang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of Eurasia ( Spring, 1996 )
Roy , Olivier ,The New Central Asia:The Creation of Nations(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Salisbury, Harrison, The Long March: The Untold Story (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85 )
Shorter Encyclopaedia of Islam
Starr, Fredrick S.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derland ( New York: M.E. Sharpe, 2004 )
Stephane A. Dudoignon and Hisao Komazu ed., Islam in Politics in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 Early 18th to Late 20th Centuries )( London: Kagan Paul, 2001 )

英文研究文章

Allson, Thomas T., “ The Yüan Dynasty and the Uighurs of Turfan in the 13th Century ”, in Morris Rossabi ed.,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 14th Centurie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
Borei, Dorothy V., “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Empire-building: The Case of Xinjiang ”, Central and Inner Asian Studies 5 ( 1991 ): 22 - 37
Bovingdon, Garner, “ The Not-So-Silent Majority: Uyghur Resistance to Han Rule in Xinjiang ”, Modern China ( January 2002 ): 39 - 79
Bovingdon, Garner, with contributions by Nabijan Tursun, “ Contested Histories ”, in S. Frede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 New York: M.E. Sharpe, 2004 ): 353 - 374
Chistoffersen, Gaye, “ Xinjiang and the Great Islamic Cirde : The Impact of Transhational Forces on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 China Quarterly 133 ( March 1993 )
Cosmo, Nicola Di, “Ancient Xinjiang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of Eurasia ( Spring, 1996 )
Dillon, Michael, “ We Have Terrorists Too ”, World Today, ( January 2002 ): 25 – 28
Dillon, Michael, “ Xinjiang: Ethnicity, Separatism and Control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 Durham East Asian Papers 1. ( Durham, England: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Durham, 1995 )
Fletcher, Joseph, “ The Heyday of the Ch’ing Order in Mongolia, Sinkiang, and Tibet ”, in John King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0: Late Ch’ing 1900 – 1911, Part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

Geng, Shimin, (耿世民)“On the fusion of Nationalities i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Uighur Nationality”, Oxford: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 1984(□□□)
Harris, Lillian Craig, “ Xinjiang, Central Asia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Policy in
the Islamic World ” , in China Quarterly 133 ( March 1993 )
Hudson, G. F., “ The Nationalities of China” , in St. Anthony’s Papers (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0 )
Lary, Diana, “ The Tomb of the King of Nanyue – The Contemporary Agenda od History: Scholarship and Identity”, Modern China 22, no. 1 ( January 1996 )
Liu, Xiaoyuan, “ The Guomindang and the the ‘ Mongolian Question ’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5 – 1949 ” , Inner Asia 1 ( 1999 )
Millward, James A. and Perdue, Peter C., “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Xinjiang Region through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 in S. Fred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derland ( New York: M.E. Sharpe, 2004) 
Millward, James A. and Tursun, Nabijan, “Political History and Strategies of Control, 1884-1978”, in S. Frederick Starr.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 New York: M.E. Sharpe, 2004 )
Narain, A. K., “ Indo-Europeans in Inner Asia”, in Dennis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Ren,Qiang and Yuan, Xin, “Impacts of migration to Xinjiang since the 1950s”,Robyn Iredale, Naran Bilik and Fei Guo ed., 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2003 )
Roberts, Sean R., “ A ‘ Land of Borderlands’ : Implications of Xinjiang’s Trans-border Interaction”, in S. Fred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derland ( New York : M.E. Sharpe, 2004 )
Roberts, Sean R., “ A ‘ Land of Borderlands’ : Implications of Xinjiang’s Trans-border Interaction”, in S. Fred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derland ( New York: M.E. Sharpe, 2004 )
Sinor, Dennis, “ The Establishment and Dissolution of the Türk Empire”, in Dennis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Smith, Anthony D., “The Ethnic Origin of Nations” in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ed.,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Maiden, MA: Polity Press,1997 )
Toops, Stanley W., “ The Demography of Xinjiang”, in S.Frederick Starr, ed., Xin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 New York : M.E.Sharpe, 2004 )
Wang, David D.(王大剛), “ The USSR and the Establishment pf Eastern Turkestan Republic in Xinjiang”,刊於(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5期(1996年6月),頁337 – 390
Wang, Jianmin, “Ethnoyms and Nationalism in Xinjiang”, in C.X. Wei and Xiaoyuan Liu ed., Exploring Nationalisms of China (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