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6, 2014

“伊斯兰国”如何影响世界

作者:董漫远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qqgc/20141104115721_all.html


“伊斯兰国”组织利用叙利亚、伊拉克乱局迅速崛起,已构成国际恐暴势力主干,不仅威胁叙伊两国政权,而且催生“溢出效应”,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构成挑战。“伊斯兰国”的崛起打乱了美国的中东战略部署,迫使美国调整地区议程,将遏制“伊斯兰国”扩张作为优先事项。但是,美目前出台的相关举措局限性明显,恐难遏制“伊斯兰国”扩张势头,打击恐怖主义亟需扩大国际合作。

  一、“伊斯兰国”已构成国际恐暴势力主干

  自2014年6月以来,极端恐暴组织“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或ISIS,以下简称“伊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迅速扩张,既直接危及伊拉克政府的生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叙利亚战乱的性质,并产生域外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斗争目标不断升级

  “伊黎”前身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AQI),成立于2004年初,只招募逊尼派极端分子,异教徒皈依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教义后也可加入,[1] 首任领导人是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斗争目标是将美军赶出伊拉克。2006年6月,扎卡维遭美军空袭身亡后,“基地”伊拉克分支选举阿布·阿卜杜拉·拉希德·巴格达迪(Abu Abdullah al-Rashid al-Baghdadi)为埃米尔,拥戴阿布·阿尤布·马斯里(Abu Ayyub al-Masri)为首席伊斯兰法学家, 并将“基地”伊拉克分支更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ISI),斗争目标扩展为在赶走美军的前提下,推翻亲美“傀儡政权”,将伊拉克变成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 [2] 2010年4月18日,巴格达迪和马斯里二人遭美军和伊政府军突袭,同时阵亡。“伊拉克伊斯兰国”于5月16日再次选举,阿布·巴卡尔·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埃米尔并兼任首席伊斯兰法学家,大权独揽。[3] 巴格达迪自诩“先知穆罕默德后裔”,在“伊拉克伊斯兰国”组织内树立了绝对权威。在他的指挥下,该组织同时袭击美军、伊政府军和什叶派“迈赫迪军”,并策划和实施了对逊尼派清真寺的汽车炸弹攻击,随后“留下物证”嫁祸于什叶派,借此为教派冲突火上浇油。2011年底,美国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后,“伊拉克伊斯兰国”所面临的军事压力骤减。2013年初,巴格达迪决定抽调部分主力挺进叙利亚,将叙战乱演化为“伊斯兰圣战”,政治目标是推翻巴沙尔政权,在叙建立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统治。同年4月8日,巴格达迪将“伊拉克伊斯兰国”扩展为“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阿拉伯语为“伊拉克与沙姆伊斯兰国”。[4] 该组织扩名标志“伊斯兰圣战”变为升级版,既要在伊拉克建立“伊斯兰国”,也要在黎凡特地区建立“伊斯兰国”,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灭亡背后有美国鼎力支持的以色列。巴格达迪称,不能因为美国是以色列的后盾,伊斯兰圣战者就不去灭亡以色列,“伊拉克伊斯兰国”已经在两河流域同美军较量过了,美军拿伊斯兰圣战者毫无办法,否则他们就不会从伊拉克“滚蛋”。[5]

  “伊黎”宣布成立后,重创叙政府军和“叙利亚自由军”(世俗主义反政府武装),控制了叙北部和东北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使巴格达迪野心膨胀,要求在叙作战的“支持阵线”(al-Nusra Front)归顺“伊黎”。“支持阵线”头目贾拉尼请求“基地”总部掌门人扎瓦赫里进行仲裁。扎瓦赫里裁定,“伊拉克伊斯兰国”扩名违背伊斯兰法,试图吞并“支持阵线”更不会得到真主同意,责令巴格达迪将本组织活动范围严格限定在伊拉克境内。巴格达迪拒绝接受扎瓦赫里的裁定,命令所属各部解除“支持阵线”武装。2014年1月,“伊黎”发起德尔祖尔和拉卡两大战役,造成“支持阵线”被逐出拉卡省,80%的武装人员投降。为此,扎瓦赫里宣布“基地”总部断绝与巴格达迪的一切关系。

  德尔祖尔和拉卡两大战役,确立了“伊黎”在叙利亚的根据地。鉴于这种形势,巴格达迪决定打通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大战场的联系。从2014年6月开始,“伊黎”抽调半数主力,东进伊拉克,攻克摩苏尔、提克里特、费卢杰等重镇,控制尼尼微、萨拉赫丁等省的大部地区,逼近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并控制伊叙、伊约边界的全部过境点。6月29日,巴格达迪在摩苏尔宣布,“伊黎”更名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简称“伊斯兰国”),疆域不仅包括伊斯兰会议组织(OIC)所有成员国,还包括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和中国新疆。巴格达迪自封为“哈里发”,要求全世界穆斯林服从他的统治。巴格达迪号召追随者“征服罗马和西班牙”,[6] “把真主的旗帜插上白宫”,“几年内占领新疆”,进而“获得全世界”。 [7]

  (二)极端和凶残程度超过其他恐怖组织

  自2004年成立至2014年8月底,伊拉克境内发生的绝大多数针对平民的恐暴活动,都是刚改名的“伊斯兰国”所为。从2013年初至2014年8月底,叙利亚境内半数以上针对百姓的恐暴袭击,也是“伊斯兰国”所为。为了打造和传播“伊斯兰圣战”的威慑力,该组织重视以血淋淋的行动来扩展影响,旨在从精神上摧毁对手和民众的意志,尽快成为“易卜拉欣哈里发”(Caliph Ibrahim,即巴格达迪)的顺民。例如,2014年6月15日,“伊黎”攻克尼尼微省塔勒阿法尔市,将被俘的1700名伊军官兵“以残忍方式”集体处死,并将视频传播到网络上;[8] 7月17日,“伊斯兰国”占领叙利亚霍姆斯省沙尔天然气田,将270名叙军官兵集体处死,尽管一些官兵求饶,但未能唤起刽子手的恻隐之心;[9] 7月28日,斋月结束之际,“伊斯兰国”在网络上播出长达半小时的录像,内容是摧毁摩苏尔和巴格达郊外什叶派清真寺,以及大量处死什叶派百姓的血腥镜头;从8月5日开始,“伊斯兰国”在伊拉克辛贾尔地区对亚兹迪人展开种族清洗,对拒绝皈依伊斯兰教的男子一律斩尽,女子则一律变为性奴,“分配”给恐暴分子,约5万亚兹迪人被迫逃往山区;8月19日和9月2日,“伊斯兰国”在网络上公布美国记者弗利和斯蒂芬被斩首的视频,要挟美国停止空袭,否则“还将处死美国人”。

  (三)跃升为全球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恐怖组织

  从2014年6月开始,“伊斯兰国”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其武装人员由1万余人扩编到9万多人(叙境内5万多人,伊境内3万多人),[10] 控制区域达26万平方公里,暂时“定都”叙利亚的拉卡。

  从“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构成看,骨干来自原“基地”伊拉克分支和车臣伊斯兰武装,后来吸纳了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圣战者”,这部分人的数目大约3000人,包括具有欧美公民身份的穆斯林二代、三代移民,以及皈依伊斯兰教的几十名欧美“纯种白人”,还包括几十名“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恐怖分子。自2013年7月以来,“伊斯兰国”劫持了多座监狱,除了能够从伊斯兰法角度提供“特殊理由”者,所有囚犯都被要求成为“圣战者”,否则格杀勿论。[11] 另外,“伊斯兰国”接收了数千名原萨达姆时期的军政人员和哗变的叙军官兵。

  从财力看,沙特、卡塔尔等国的一些伊斯兰基金会为“伊斯兰国”提供长期资助,为此时任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公开指责沙、卡等国,而沙、卡王室不承认“有官方资助”。[12] 实际上,来自沙、卡等国的资助已无法满足“伊斯兰国”扩张的需要,该组织主要运行资金来自“战场创收”,包括每攻占一座城镇,都要将银行和珠宝店洗劫一空,同时倒卖文物;在所控区域征税,拒绝交税者将被处死;设关卡向过往车辆收“买路钱”;占领叙伊油气田和电站后,转而向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出售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而获利。伊拉克情报机构估计,“伊斯兰国”目前资产约20亿美元,包括抢劫摩苏尔银行所获得的4.3亿美元现钞和大量金条。

  从装备水平看,“伊斯兰国”在伊叙夺取了十余座政府军武器库,获得大量军事装备。就其拥有的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防空武器等的数量和打击力而言,已经超过“基地”总部、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车臣伊斯兰武装等其他激进武装。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国”占据了叙利亚塔布卡空军基地和伊拉克摩苏尔机场,获得了十余架“黑鹰”直升机和几十架米格—23战机。巴格达迪称,受“9·11”事件启发,“伊斯兰国”将让这些飞机“派上用场”。[13]

  (四)引来全球恐暴势力效仿

  “伊斯兰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崛起和壮大,令世界各地恐暴组织刮目相看,一些组织已表示服从,另一些组织表示“愿借鉴成功经验”。例如,车臣伊斯兰武装主力之一“迁徙者支持军”(JMA)头目阿布·奥马尔·希沙尼(Abu Omar al-Shishani)于2013年11月宣布该组织效忠巴格达迪,在“伊黎”扩名为“伊斯兰国”后,希沙尼又宣布车臣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的组成部分。2014年7月,尼日利亚“博科圣地”(Boko Haram)头目阿布巴卡尔·舍考(Abubakar Shekau)宣布,该组织效忠巴格达迪,尼日利亚、喀麦隆、尼日尔、乍得等国将并入“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的疆域。2014年7月8日,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哈里发运动”(Tehrik-e-Khilafat)宣布效忠巴格达迪,并宣称南亚次大陆和呼罗珊地区将成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的组成部分。[14]

  与此同时,“基地”各分支及伊斯兰世界另外一些恐暴组织,如印尼“伊斯兰团”、菲律宾阿布萨亚夫武装、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等,虽未表示效忠巴格达迪,但都承认“伊斯兰国”的斗争经验值得借鉴。另外,“伊斯兰国”与“基地”总部、巴格达迪与扎瓦赫里之间的反目,造成“基地”系统的分裂。“基地”阿拉伯半岛、马格里布、西奈、索马里等分支都拒绝宣布与“伊斯兰国”为敌,说明“基地”总部和扎瓦赫里对各分支严重失控。

  二、“伊斯兰国”崛起产生“溢出效应”

  “伊斯兰国”在叙伊两国崛起,打破了西亚北非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强拧地区形势偏离原有走向,并对域外产生“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

  (一)同时损害各攸关方的利益

  “伊斯兰国”树敌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异教徒、无神论者及其政权,美欧俄等属于异教徒范畴,中国属于无神论政权。根据这一划分,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和国家都属于“伊斯兰的敌人”。当然,对敌人并不是要杀绝,只要皈依伊斯兰教,就可以变成“自己人”。第二类主要指伊斯兰教的“叛徒”,包括叛徒个体和叛徒政权。由于“伊斯兰国”是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思潮与运动,笃信“圣战萨拉菲”教义,因此什叶派教理教法被视为异端邪说,什叶派必须皈依逊尼派,否则就将被视为伊斯兰教的“叛徒个体”。什叶派掌权的国家是“违背伊斯兰法的”,属于“叛徒政权”,必须予以推翻。根据这一划分,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的国家政权均必须推翻。按照马斯里和巴格达迪的宗教解释,不但什叶派个体和政权是“伊斯兰的敌人”,且逊尼派中也存在大量“叛徒个体”和“叛徒政权”。除了尼日利亚博科圣地、埃及和东南亚的“伊斯兰团”(Jemaah Islamiah)、“基地”阿拉伯半岛和马格里布分支、菲律宾“班萨摩洛伊斯兰解放斗士”(BIFF)、索马里青年党(al-Shabaab)等思潮、运动和组织外,余者均为“离经叛道政权”,是伊斯兰圣战的对象,因此伊斯兰世界亟待拯救和改造。

  “伊斯兰国”以伊叙两国为依托扩展疆域,首先挑战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因为在伊拉克和黎凡特地区建立伊斯兰国,将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地缘政治和“民主改造”成果化为乌有。该组织决意灭亡以色列,也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伊斯兰国”开展的伊斯兰圣战,直接挤压“什叶派新月地带”,挑战了伊朗的地缘战略利益。“伊斯兰国”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权,挑战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伊斯兰国”发誓占领新疆,对中国主权和国家统一构成潜在威胁。

  (二)打乱美国中东战略部署

  其一,迫使美国推迟更迭巴沙尔政权的时间表。2013年9月以来,美国利用俄罗斯“化武换和平”倡议,迫使叙交出化武并参加了涉及“政治过渡”的日内瓦会议。美国的算盘是,一旦叙同意排斥巴沙尔的“政治过渡”安排,则低成本“政权更迭”就实现了。如叙拒绝,则以2013年“8·21化武事件”等为由,推动海牙国际法院向巴沙尔发出含有相关指控的逮捕令,限期答复,逾期便实施外部武力干预,支持“叙利亚自由军”等推翻巴沙尔。目前,由于叙军与“伊斯兰国”正在较量,美国希望“借刀杀人”,因此“政权更迭”事宜推迟。2014年6月巴沙尔启动大选并“蝉联总统”,挑战了日内瓦“政治过渡”进程。

  其二,废除伊朗“核武功”一事推迟,代之以与伊朗寻求妥协和利益交换。2013年11月24日,伊核问题六方与伊朗达成第一阶段措施协议,伊朗承诺停止5%浓度以上的铀加工,不再增加离心机。作为交换,美欧承诺部分解除对伊制裁。六方与伊朗同意从2014年1月24日起落实协议,并同意为达成最终协议展开谈判。截止7月24日,六方与伊朗遵守了承诺。2014年5月,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同意采取5项措施,以增加核计划的“透明度”。2014年9月1日,伊朗外长扎里夫与欧盟外交代表阿什顿会晤。扎里夫称,他对在2014年11月24日前与六方达成最终协议“持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呼吁“开展国际合作”,打击“伊斯兰国”恐怖武装。与伊朗积极态度相比,阿拉伯国家除口头谴责“伊斯兰国”暴行外,囿于内外因素制约,不愿为打击“伊斯兰国”做出实质性贡献,特别是军事贡献。在伊朗有能力和意愿打击“伊斯兰国”的情况下,与伊朗开展“有限合作”就成为奥巴马政府最终选项之一。伊朗通过支持阿巴迪组阁一事,已经向美示好,而交换条件就是彻底解除美欧制裁和对“和平利用核能”持宽容态度。从种种迹象看,美伊在打击“伊斯兰国”和核问题最终协议方面的妥协空间在增大。

  其三,遏制“伊斯兰国”扩张成为地区政策优先。美国已要求阿拉伯国家表明对“伊斯兰国”的态度,堵截本国极端分子与“伊斯兰国”的联系,并向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等国允诺,将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支持这些国家阻隔“基地”阿拉伯半岛和马格里布分支与“伊斯兰国”的勾连,支持它们取缔本国穆兄会和其他宗教极端组织。

  (三)亚非两洲出现大范围动荡

  在亚非各类恐暴组织中,学习和借鉴“伊斯兰国”斗争经验成为时髦。阿富汗塔利班发动“秋季攻势”, 9月初在加兹尼等省重创政府军。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开伯尔山口等险要地段伏击北约车队,屡屡得手。印尼“伊斯兰团”宣布,成立东南亚“伊斯兰国”,疆域拟从印尼扩展到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文莱。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从2014年8月中旬起,沿尼喀、尼乍边界向首都阿布贾推进,已造成65万民众流离失所。在利比亚,以米苏拉塔民兵为代表的原教旨主义武装和以津坦民兵为代表的世俗主义武装,围绕机场和炼油厂的争夺战日益激烈,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也门、索马里、肯尼亚、乍得等国的安全局势也在恶化。

  三、“伊斯兰国”发展前景

  “伊斯兰国”将美国列为主要敌人,其崛起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相撞,双方较量实属必然,只是彼此“亮剑”之快出乎各方预料。自2014年8月7日奥巴马宣布对“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目标展开空袭以来,该组织调整战术,灵活与美周旋,不但避免了主力遭创,且成倍扩编了队伍。与此同时,“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扩张势头强劲,在德尔祖尔以南地区顶住了政府军攻势,在幼发拉底河北岸地区压缩了“叙利亚自由军”的实控区域,不断收编一些小股反政府武装。

  2014年9月11日,奥巴马宣布了打击“伊斯兰国”的补充措施,包括:其一,将对“伊斯兰国”的空袭范围由伊拉克扩展到叙利亚;其二,组建遏制“伊斯兰国”扩张的国际联盟,由西方盟国、北约成员、西亚北非地区伙伴组成。美要求西方盟国和北约成员向伊政府军、库尔德武装和“叙利亚自由军”等提供武器弹药、情报、人员培训支持,加强入境管控,严防“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向欧美渗透,要求包括埃及、约旦、黎巴嫩以及海合会6国在内的地区伙伴,切断本国宗教基金会对“伊斯兰国”的资助,把好出入境关,严防本国极端分子前往叙伊两国,堵截“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入境建立恐暴分支;其三,向伊拉克增派475名军人,使驻伊美军顾问及特战队员总数增至1700人,其使命是保卫美驻伊机构和公民安全,指导伊政府军和库尔德武装反恐,并择机猎杀“伊斯兰国”主要头目。

  但是,上述措施很难根除“伊斯兰国”恐暴组织,甚至阻遏不住其继续扩张,原因如下:

  1,西亚北非各类基本矛盾为“伊斯兰国”的繁衍和扩张提供了条件。这些矛盾包括社会公平正义严重缺失,贫富鸿沟扩大,政府不为人民服务而为西方利益服务,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加剧,大量青年失业,官员普遍贪腐,巴勒斯坦问题得不到公正解决,美国偏袒以色列并在“民主”、“人权”、“反恐防扩”等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笃信等。这些矛盾已经长期存在,难以得到根本解决。针对这些矛盾,“伊斯兰国”主张“拯救和改造”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在广大穷人和弱势群体中有号召力。

  2,“伊斯兰国”战斗力超过伊军、叙军、库尔德武装和“叙自由军”,在没有外部强大地面部队介入的情况下,仅凭美军空袭无法重创“伊斯兰国”有生力量。但是,奥巴马已数次强调美国不会派出地面部队,而美国不带头,就很难指望其盟国和地区伙伴派出地面部队。

  3,美国将空袭范围扩至叙利亚,即将陷入窘境。如空袭只针对“伊斯兰国”,则是在帮巴沙尔政权和伊朗的忙;如果同时空袭叙军和“伊斯兰国”目标,在没有安理会决议授权的情况下,则构成对叙主权的侵犯,美国不仅在政治和道义上要“失分”,而且既推翻不了巴沙尔政权,也剿灭不了“伊斯兰国”。

  四、结语

  “伊斯兰国”的崛起已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国际社会期待尽快遏制该组织的蔓延。早在2004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就认定“伊斯兰国”的前身“基地”伊拉克分支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基地”伊拉克分支更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后,联合国安理会于2009年5月5日认定“伊拉克伊斯兰国”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当巴格达迪将“伊拉克伊斯兰国”更名为“伊黎”后,联合国安理会于2014年5月13日认定“伊黎”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将“伊黎”扩展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联合国安理会又于2014年7月30日认定“伊斯兰国”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除联合国安理会外,美、英、法、德、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沙特、阿盟等也将“伊斯兰国”认定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目前,美国主导着打击“伊斯兰国”的进程,但如果美国不扩大国际合作,包括寻求与伊朗、俄罗斯甚至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合作,既无法遏制“伊斯兰国”的扩张势头,也无法阻止“伊斯兰国”把“圣战”延伸到更多的阿拉伯国家。摒弃冷战思维及“零和”观念,或许有助于应对“伊斯兰国”的挑战。

  中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在反恐问题上历来旗帜鲜明。2014年8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打击“伊黎”等恐怖组织的2170号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当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表示,“伊黎”等恐怖组织对中东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呼吁各国认真执行第2170号决议,切断上述恐怖组织从外界获得人员、武器和资金支持,遏制恐怖主义在伊拉克等国进一步蔓延,维护中东与世界的和平稳定。[15]

  [1]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lamic_State_of_Iraq_and_Syria.(上网时间:2014年6月2日)
  [2] Bill Roggio, “The Rump Islamic Emirate of Iraq,” The Long War Journal, October 16, 2006, http://www.longwarjournal.org/archives/2006/10/the_rump_islamic_emi.php.(上网时间:2014年6月2日)
  [3] “Abu Bakr al-Baghdadi,”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bu_Bakr_al-Baghdadi.(上网时间:2014年6月2日)
  [4] “黎凡特”是英语地理概念,“沙姆”是阿拉伯语地理概念,均指包括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在内的东地中海地区。
  [5] “ISI Confirms that Jabhat Al-Nusra Is Its Extension in Syria, Declares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 As New Name of Merged Group,” The 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April 8, 2013, http://www.memri.org/report/en/0/0/0/0/0/0/7119.htm.(上网时间:2014年6月16日)
  [6] Jessica Elgot, “ISIS Head Abu Bakr al-Baghdadi Warns ‘We Will Conquer Rome’,” The Huffington Post, July 2, 2014, 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2014/07/02/rome-conquer-islam_n_5550646.html. (上网时间:2014年7月3日)
  [7] “A Message to the Mujahidin and the Muslim Ummah in the Month of Ramadan from Amir Ul Mu’minin Abu Bakr Al-Husayni Al-Qurashi Al-Baghdadi,” July 1, 2014, http://triceratops.brynmawr.edu/dspace/bitstream/handle/10066/14241/ABB20140701.pdf?sequence=1. (上网时间:2014年7月3日)
  [8] “ISIS Claims Execution of 1,700 Iraqi Soldiers; Over 4500 Captured,” The Shia Post, June 13, 2014, http://en.shiapost.com/2014/06/13/isis-claims-execution-of-1700-iraqi-soldiers-over-4500-captured.(上网时间:2014年8月26日)
  [9] “Islamic State Killed 270 during Syrian Gas Field Takeover,” Reuters, July 19, 2014,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7/19/syria-crisis-attack-idUSL6N0PU04120140719.(上网时间:2014年8月26日)
  [10] “Islamic State ‘Has 50,000 Fighters in Syria’,” Al Jazeera. August 19, 2014, http://www.aljazeera.com/news/middleeast/2014/08/islamic-state-50000-fighters-syria-2014819184258421392.html.(上网时间:2014年8月26日)
  [11] “Iraq: Hundreds Escape from Abu Ghraib Jail,” Associated Press, July 22, 2013, 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jul/22/iraq-prison-attacks-kill-dozens.(上网时间:2014年8月26日)
  [12] “Iraqi PM Maliki Says Saudi, Qatar Openly Funding Violence in Anbar,” Reuters, March 9, 2014,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3/09/us-iraq-saudi-qatar-idUSBREA2806S20140309.(上网时间:2014年8月27日)
  [13] “Al Qaeda Militants Captures US Black Hawk Helicopters in Iraq,” Zero Hedge, June 10, 2014,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4-06-10/al-qaeda-militants-capture-us-blackhawk-helicopters-iraq.(上网时间:2014年6月14日);“Iraq’s Terrorists Are Becoming a Full-Blown Army,” The Daily Beast, 11 June 2014,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4/06/11/iraq-s-terrorists-are-becoming-a-full-blown-army.html.(上网时间:2014年7月15日)
  [14] “Pakistani Terror Group Swears Allegiance to Islamic State,” The Telegraph, July 9, 2014,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asia/pakistan/10955563/Pakistani-terror-group-swears-allegiance-to-Islamic-State.html.(上网时间:2014年7月15日)
  [15]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014年8月15日,http://www.china-un.org/chn/hyyfy/t1183246.htm。(上网时间:2014年8月2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