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伊伯克(歷史學博士,藏學研究者)
来源:端传媒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831-mainland-ayiboke-tibet/
今年下半年,流亡藏人社會進入大選季,世界各地近13萬流亡藏人會在630個投票點以兩輪投票的方式,選出新一任藏人行政中央司政和西藏人民議會45位議員。
對於漢文世界的許多讀者而言,司政一詞似乎比較陌生。該詞是藏文雅譯,「司」意為政治,「政」意為掌管,司政直譯便是掌管政治之人,更通俗一點就是政治領袖。
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建立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政權之後,達賴喇嘛通常被稱為西藏的政教領袖。但事實上,之後的多位達賴喇嘛並未掌握政教大權,很多時候是由攝政代行其職權,司政一詞則用來稱呼攝政。1950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親政後,最後一任攝政達札活佛退位,該詞便不再常用。
司政的恢復要到61年後的2011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決定從政治上退休,將他的政治權力移交給民選的噶倫赤巴(即首席大臣之意)。
從噶倫赤巴到司政
在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推動下,流亡藏人先後成立了議會、最高法院,而噶廈也按照現代政府的要求改組了各個職能部門。
要了解所謂的噶倫赤巴,我們需追溯到七世達賴喇嘛在位的1751年。為了防止世襲藏王擅權,清廷廢除早先在西藏確立的藏王制度,建立由數位噶倫(即大臣)組成的噶廈行政府之權,對上向駐藏大臣(清亡後廢止)和達賴喇嘛或攝政負責,噶倫中的首席者被稱為噶倫赤巴。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後,仍在他的「西藏流亡政府」(目前已正式改稱為藏人行政中央)保留噶廈,噶倫赤巴則為「西藏流亡政府」的行政首長。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到印度後,反思自己失去西藏的原因,認為傳統的政教制度太過保守落後,於是決定對「西藏流亡政府」進行現代化和民主化改革。在他的推動下,流亡藏人先後成立了議會、最高法院,而噶廈也按照現代政府的要求改組了各個職能部門。
1991年,流亡議會實現了直選;2001年,流亡藏人社會完成了第一次民選噶倫赤巴。但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還不滿意,他決心終結甘丹頗章政權的政教合一制度。2011年,他宣布在政治上退休,主動放棄政治領袖身份,將之讓渡給新當選的噶倫赤巴洛桑森格。次年,噶倫赤巴一職被西藏人民議會修改為司政。
五位候選人角逐司政
尼泊爾和不丹的流亡藏人定居點以秘密投票的方式選舉。之所以要秘密投票,可能與兩國政府反感流亡藏人從事政治活動有關。
今年下半年,流亡藏人社會進入大選季,世界各地近13萬流亡藏人(其中註冊選民87179人)會在630個投票點以兩輪投票的方式(10月18日初選,次年3月20日決選),選出新一任藏人行政中央司政和西藏人民議會45位議員。
此次大選,共有五位候選人參選司政:
洛桑森格,祖籍康區理塘,1968年生於印度大吉嶺(Darjeeling),哈佛大學法學博士,2011年當選噶倫赤巴(後改稱司政);
邊巴次仁,祖籍安多,1967年生於印度拜拉庫佩(Bylakuppee),畢業於印度馬德拉斯基督教學院(Madras Christian College)經濟學專業, 現任西藏人民議會議長;
扎西旺度,1972年生於拜拉庫佩,畢業自印度麥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ysore),曾為藏人行政中央公務員,現為非政府組織藏人合作聯盟(Federation of Tibetan Cooperatives)首席執行官;
李科先,1975年出生於青海省興海縣(即安多境內),曾被中國政府以反革命、分裂國家、達賴喇嘛間諜三項罪名判刑十八年,保外就醫後於1997年逃往印度,現為西藏政治犯運動組織(GuChuSum Political Prisoners Movement of Tibet)會長;
扎西托噶,1965年生於印度拉達克(Ladakh),曾在印度軍隊服役14年,現為獨立民間人士。
10月18日初選開始後,尼泊爾和不丹的流亡藏人定居點首先以秘密投票的方式在20號結束選舉。之所以要秘密投票,可能與兩國政府反感流亡藏人從事政治活動有關。根據投票結果,西藏人民議會現任議長邊巴次仁在兩國流亡藏人中的得票率最高。而根據2016年司政選舉網(www.sikyong2016.com)釋放的實時選情匯總,截止印度時間2015年10月22日中午12點35分,已完成計票27503張,前四名分別為:洛桑森格,18714票;邊巴次仁6482票;扎西旺度1236票;李科先,1029票。
很顯然,五位司政候選人中的兩位現任政務官在選舉活動中處於明顯優勢,形成這種優勢,也許與他們在職時積累的政績和民望有關,也可能與選舉規則中的某些條款有關。
流亡藏人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在本次大選前制定了關於選舉花銷的新規定:司政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不能花費超過1萬2500美元。這條新規定對兩位擔任政務官的司政候選人非常有利。
流亡藏人主要分散在南亞次大陸58個難民定居點,他們佔據了128014名註冊藏人難民中的109015人,其中印度39個定居點(94203人),尼泊爾12個定居點(13514人),不丹7個定居點(1298人)。 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的花費上限根本無法保證司政候選人輪訪一遍每個定居點。但相對於三位民間候選人,兩位在職政務官可以借助公務旅行到各定居點拋頭露面,而不必佔用他們的選舉預算。所以這次初選,洛桑森格和邊巴次仁領先,我們一點都不應感到意外。
反對「中間道路」的參選人
李科先脫穎而出,可能跟北京對「中間道路」的反應有關,很多流亡藏人發現,他們一再堅持的「中間道路」沒有換來對方一點點他們認為的正面回應,所以他們在思考另一種可能。
投票當天,《西藏時報》的記者採訪了兩位選民,其中一位學生選民表示會投給洛桑森格,他認為,洛桑森格已擔任五年司政,如果再給他五年,他會有更好的計劃;此外,洛桑森格在過去五年中積累了豐富的從政經驗。
而另一位選民則說他會投給邊巴次仁,他給出了三個理由:相比於洛桑森格,邊巴次仁更願意聽達賴喇嘛的話;中國方面也認為邊巴次仁是一個認真的人;邊巴次仁比洛桑森格更容易接近。一些流亡藏人則跟我表示,現任司政洛桑森格像西方的政客,穿著考究,言談中會有很多政治辭令,不太接地氣,而且他在解決西藏問題方面也沒有做出可觀成績。不過,目前的選情匯總已然表明,這些問題並沒有影響有着光鮮履歷且沒犯過大錯的現任司政處於大幅領先地位。
拋開勝敗不談,本次大選最引人注目的是李科先參選。為什麼他的參選很重要?因為這是在考驗流亡藏人社會對異見分子的容忍度。流亡藏人社會的民主通常被認為是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一手締造,在解決西藏問題方面,達賴喇嘛倡導「中間道路」,即放棄西藏獨立,謀求在中國憲法框架內實現大藏區自治。鑒於達賴喇嘛的超高民望,自2001年噶倫赤巴(現稱司政)直選以來,所有候選人都贊同「中間道路」。而本次大選中,李科先提出的政見卻是反對「中間道路」,謀求西藏獨立。李科先這樣做,很容易被人說成是反對達賴喇嘛。以致於支持者在選前還寫文章給他辯解,說李科先反「中間道路」,但不反達賴喇嘛。
李科先脫穎而出,可能跟北京對「中間道路」的反應有關,很多流亡藏人發現,他們一再堅持的「中間道路」沒有換來對方一點點他們認為的正面回應,所以他們在思考另一種可能。不過鑒於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超高威望,只要他在世並堅持「中間道路」,堅持獨立主張的候選人想在司政大選中勝出,希望渺茫。
初選的計票工作還在進行,流亡藏人的中央選舉委員會稱,最終統計結果將在2015年12月2日公布,得票前兩名將參加2016年3月20日的決選(如果第二名和第三名初選得票率小於20%,則由前三名參加決選)。但從已透露的選情匯總來看,我們隱約可以看到誰將在初選中勝出,甚至誰將是下一任司政。